借代句的例子(113条精选)

一、借代句

1、翻译题:要逐字扩词,然后再把词语连接成语义通顺的句子。人名、地名、官职以及古今同义的词不用翻译正常抄写下来,如遇到不会翻译的字词,建议直接抄写,不随意翻译。

2、“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如果是借喻用法,“旌旗”是喻体,“军队”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军队像十万旌旗一样斩掉了阎罗”,显然不成句子。同理,假设“南国烽烟正十年”运用的是借喻手法,那么“烽烟”是喻体,“战争”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南国的战争像烽烟一样整整十年”,显然不成句子。因此可以断定以上两句不是借喻用法。

3、因为你绑定了银行卡,借贷宝会给你一定的奖励,需要你提现到银行卡才可以取出来,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需要验证借贷宝和银行卡的主人是不是你本人。再说了,银行卡密码这些信息的采集是跳转到类银行金融机构的页面上完成的!注册借贷宝绑定银行卡的页面是在中国银联的界面上完成的!借贷宝根本无法获取这些信息,你的个人信息也是安全的。

4、 以“管”“弦”代指管乐器、弦乐器,进而借代音乐。

5、a.先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再寻找徽标的构图元素(线条、文字、图形、颜色、大小、位置等)

6、第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只要想一想就可以知道,“旌旗”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

7、读题目。题目是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时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得到写作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内容。而这些有时又是理解诗歌内容、思想感情必不可少的提示。

8、④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9、b表范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分等)

10、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11、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借喻中的喻体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它和要说明的事物是有本质区别的两回事。构成借代的基础是本体与借体的相关性,它是临时用一个名称来代替事物的本名,即利用客观事物的种种关系巧妙的形成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说的是同一个事物。借代的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标志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结果代原因;部分代整体等等。这种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建立在本体自身的特征、职业诸方面的,通过名词的借代使用表现出来的。

12、借代也叫“换名”,指不直接说出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被代替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作“借体”。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中“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用构成乐器的“丝竹”来代指乐器的总称。

13、例(15)中以“驼背”代指〈药〉里一个“茶客”,两者的关系是用人的外貌特征代替人。

14、为了加强语气,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15、而喻体没有出现,所以句①是比喻,句②是比拟。

16、魏宛静秋2021/12/516:53:50

17、印象不深的名句,要反复记忆。

18、二词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字,即“借”字。“借”字是个形声字,此处为“借助,利用”的意思。二者不同的地方为“代”和“喻”——“代”为代替义,“喻”为“比喻”义。

19、如何体现论证的严密性

20、A表数量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

二、借代句的例子

1、③辞格的选用:比喻、排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反语

2、魏宛静秋2021/12/517:49:02

3、教师培训:15838602568

4、借代句分析03|白衣担酒慰鳏孤

5、清晨,我们泛着竹筏畅游漓江。一路上只见漓江两边有数不尽的奇峰异岭,它们一座座拔地而起,各自独立,形态万千。在朝阳的衬托下,有的犹如一个巨人,威武雄壮;有的犹如一只手掌,撑起整个天空;有的犹如一轮明月,在天空半隐半现;有的犹如一根巨棒,直插在天地间……

6、(12)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7、(4)“看我们不揍你一顿,你这个传播伤害病的虱子!” 

8、内容上:主要看这句(段)写了什么内容,要表达的意图等。

9、造句的时候要先掌握什么是借代,才能造出合适的句子来。比如,“北京话”冲着小姑娘笑了。

10、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11、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12、中间段:过渡(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照应上文,呼应下文;由叙述转向议论;由写景转向抒情(由……到……,层层深入);前后照应。

13、鉴赏人物形象解题指津

14、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尤其是末句,“绿肥红瘦”的意象攫取,极尽传神之妙。以绿、红两种颜色借代树叶和花朵。“肥”字写出了雨后的叶子水汽充盈的舒展之貌,“瘦”字写花蕾被雨点打落、凋谢稀少之貌,用字极简,而色彩明艳,引人浮想联翩。

15、“桑梓”借代“家乡”。

16、为什么倾覆城、国能够指女子极其美丽?

17、③句子中是否有表限定的修饰语

18、用具体事物"枪杆子"代替抽象的武装力量。

19、(6)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0、表现手法——常见表现手法解析

三、借代句是什么意思

1、e混时时态(未然与已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

2、②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3、(2)确定属概念(包容种概念的概念)。

4、借喻和借代:1)这两种修辞方法的本体都没有出现,而只出现了喻体或借体2)借喻是靠“相似点”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的3)借代却是靠“相关性”把借体和本体联结在一起4)借喻是靠“喻”使语言生动形象的5)借代则是靠“代”将事物的某一相关部分的特征拿来代替本体使形象突出、语言生动的

5、(8)千万个雷锋在成长。

6、如果有修辞方法,要先把修辞方法的优势写上

7、——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魏宛静秋2021/12/721:00:22

9、“同窗”借代“同学”。

10、指津二:鉴赏诗歌语言解题指津

11、袁文指出,“倾国倾城”是“倾心而爱之”,而不是“倾覆国家”

12、(3)讨厌的“尖鼻子”,“豆芽菜”恨恨地想,他干什么盯着人不放。

13、用事物的范围代事物。例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句中的“四海”代指四海之内的国家。(译)六国灭亡了,四海之内的国家统一了。

14、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十万军队”。同理,古代一遇敌人侵犯,边境就燃狼烟报警,所以“烽烟”“狼烟”俨然成了战争的代名词。“南国烽烟正十年”就是“南国战争正十年”。

15、古今中外的“美死了”事件经常发生。如古希腊时期,因为美女海伦而发生的特洛伊战争,十年围城,最终导致特洛伊和迈锡尼的覆灭。又如春秋时期,西施导致了吴王夫差败亡。虽然,历史的事实是古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伊是为了财富和权利,夫差是因为鬼迷心窍地追求当上霸主才导致失败。不过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褒姒、杨玉环、陈圆圆等美女关系到朝代兴衰,美与悲剧结合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再有,春秋时期郑穆公的女儿夏姬,纯粹因为太美,美得惨绝人寰,便有了“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的结果。(请参看《片花落无声:演变中的古代时尚》第一章,以下简称《落花》)

16、语境含义:在句中的临时意义,玩玩指概括意义、哲理意义、象征意义。

17、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句中的“绮绣”是用来制造华丽服装的材料,这里代指漂亮华贵的衣服。(译)同一个屋舍的书生都穿着漂亮华贵的衣服。

18、取材作用:凸显主题,拓展主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以小见大;线索

19、(1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0、句①中“人”与“百合花”不是同类事物,所以构成比喻。

四、借代句的例子10个

1、拟新闻导语模式:时间+地点+对象+事件+结果

2、②句式的选择: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3、(15)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药》)

4、结合文意,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5、为什么能够“倾覆国家城池”?

6、b....比作...,相似点是....(相似点可以是形似或者神似)

7、例②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8、概括模式:本文通过对……的叙述(描写),表现了……的思想感情(赞美或批判……)

9、逻辑思维将借代定义为:借代是同一个概念域中邻近概念之间的临时替换。与传统定义相比,这个定义仍然包涵相关性、临时性、本体与借体的替换三个因素。

10、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了锅.

11、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12、炼字、炼句题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3、这个人是谁?原来是隔壁家新来的小鸣。(设问修辞手法)

14、标题:主题;虚实;双关;线索

15、(7)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16、②远处来了两个红领巾。

17、这样的学习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反问修辞手法)

18、(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9、拟写一句话新闻:A、眼前时间人物+事件+时间(或+原因)B、未来时间人物+事件+原因(或+时间)

20、(10)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五、借代句

1、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有时起到拟人化作用;指责的语气,面对面的质问

2、注意利用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来判断。

3、例(12)中以“毒蛇猛兽”比喻压迫剥削无产阶级的资产阶级统治者,这里喻体与本体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作者取其凶残狠毒这一相似点,通过联想构成比喻,把意思表达得鲜明生动。

4、文章的三种结构层次

5、日月:太阳月亮,比喻明朝。

6、由以上词义分析,二者都涉及借用,但是二者也有不同的地方:“借代”是“借而不喻”,而“借喻”是“喻中有借”。

7、借代句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例如: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茅盾《现代化的话》“细腰粉腿”就是借代修辞格,指舞女。

8、格式:①这句(段)话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②表达了……的内容,达到了的作用(结合具体句子分析作用)

9、总之,借代和借喻有相似的地方,但它们毕竟是各有特色的两种修辞方式。在借代与借喻这样两个基本修辞格之间是不能没有一条严格的界线的,关键是看它们在何种语言结构中结合,从哪个角度去分析。

10、(8)“看我们不揍你一顿,你这个传播伤害病的虱子~”

1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偶修辞手法)

12、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13、例(11)是用“江山”来代替“祖国”这个整体。

14、语句补空题虽说考查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拿到题目后,首先要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要把握文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

15、a通读文段,把握观点与层次

16、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修辞:层递

17、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意丰,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典故的翻译采用的方法是“点义法”,即点明典故的含意。

18、常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登

19、相并:并列+对照(并列式、对比式)

20、魏宛静秋2021/12/518:01:00

六、借代句

1、以偏概全:重点关注:

2、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3、(5)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4、例: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5、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

6、借代法,也叫替代法,就是借用与之相关的或彼此呼应、互为对象的替代词,而使谜面谜底相扣的方法。例这相思石烂海枯(打一食品名)谜底:豆腐干谜面句出自《西厢记》。红豆也称“相思豆”,因此谜语中常用“相思”来借代“豆”。后面部分的扣合不难理解:石烂,“腐”了;海枯“干”了!例山西日出(打一字)谜底:亚山西省的简称是“晋”,“日”字出去后,就剩下“亚”字了。例望穿(打一昆剧名)谜底:十五贯农历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用“望”借代“十五”;“穿”扣合“贯”字。例北方产品(打一生物学名词)谜底:水生物按五行与方位的借代关系,“北方”扣合“水”。后面“产”“品”则分别扣合“生”“物”。

7、例如:③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8、“我们要抓教学技术方法,技术水平是学习革命的关键突破,教学改革改到难处是技术。我们的老师现在要不断自我革命,自我突破,把原先所谓的黑板、粉笔、作业本变成教学技术新的黑板、粉笔、作业本。”在吴岩看来,学习技术是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是老师的一个新的能力,教师的“教”要用新技术,学生的“学”要通过新的技术来学习。技术与教学教育新的融合将引发一场新的学习革命。混合式教学要成为今后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新常态。

9、老校长致力小学教育三十年,桃李满天下。

10、“桃李”借代“学生”。

11、(译)将军您身穿坚硬的战甲,拿着武器亲自作战,讨伐无道的君主,诛杀暴虐的秦王。

12、魏宛静秋2021/12/721:13:29

13、不同类的事物才可以相互比喻。这是区别比喻和比较的关键。